
到当地时间11月10日中午,加沙停火第一阶段协议正式生效将满一个月。
这份来之不易的停火协议在过去一个月的时间里执行情况如何?加沙地带的局势是否真正有所改善?
总台记者 赵兵:过去这一个月,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基本兑现了第一阶段的核心要求,以军撤至所谓“黄线”以东,哈马斯释放了所有幸存的以方人员,并持续归还遗体,以方也开始释放巴方人员,并允许人道援助进入加沙,50多万流离失所的民众也得以返回加沙北部。这些成果,给饱经战火的加沙地带带来了一丝喘息。

总台记者 赵兵:然而,平静的背后是人道援助远低于承诺目标。联合国统计称,停火以来,以色列先后拒绝了107项人道援助物资入境申请,严重阻碍联合国在加沙开展救援工作。哈马斯指责以色列数百次违反协议,包括拒绝全面开放拉法口岸、不断发动袭击等,以色列则指责哈马斯武装人员仍在发动袭击。10月29日,为回应1名士兵死亡,以军发动空袭,导致包括46名儿童和20名妇女在内的104人死亡。停火一度濒临破裂。

总台记者 赵兵:此外,以军还以武装人员穿越所谓“黄线”为由开枪射击,至今已导致数百人伤亡。但实际上,以军所谓的“黄线”,根本就与下阶段停火协议一样,模糊不清。甚至到现在,由于各方在核心问题上的深刻分歧,第二阶段谈判仍迟迟无法启动。
深层矛盾凸显
第二阶段停火谈判遥遥无期
根据此前美国就结束加沙冲突提出的“20点计划”,在哈马斯与以色列完成被扣押人员及遗体的交换后,双方就将进行第二阶段的停火协议谈判,内容涉及哈马斯解除武装和以色列撤军等关键问题。
但如今随着冲突双方人员交换逐渐接近尾声,第二阶段的停火协议谈判却仍是毫无启动的迹象,停火能否持续下去将面临重大挑战。
总台记者 赵兵:其中,哈马斯何去何从就是最大难点。美以两国都要求哈马斯彻底解除武装,其权力将被移交给一个包括特朗普本人在内的所谓国际监督的巴勒斯坦委员会,同时美以还坚决反对哈马斯在未来加沙治理中扮演任何角色。而哈马斯则明确拒绝解除武装,明确拒绝外国监管机构接管加沙。

总台记者 赵兵:其次,未来加沙如何定义?在美方提出的所谓“20点计划”中,根本没有提到巴以“两国方案”,而是试图把加沙变为“国际托管”的区域,还声称将建成所谓的特别经济区。这一矛盾,可以说直接触及巴以核心问题,也就是巴勒斯坦的主权和巴勒斯坦人民的自决权。

总台记者 赵兵:再次,以色列撤军问题悬而未决,且以色列始终拒绝承诺永久地停火或撤军。此外,美国提议组建国际部队接管加沙,但是谁派兵、以什么名义派兵、责任如何、风险如何,这些问题至今全都无解。

总台记者 赵兵:可以说在这场博弈中,特朗普政府急于“建功”,挽回其斡旋俄乌失败的面子;以色列则借停火喘息,换回其被扣押的人员,同时巩固对加沙的实际控制,哈马斯则同样利用停火实现重新组织,凸显出其生存韧性。只有加沙的无辜民众,仍在人道灾难中煎熬。接下来,如果没有对根深蒂固的巴以矛盾做出公正的政治安排,如果仍试图回避和架空“两国方案”,那恐怕所有的谈判都将成为权宜之计,停火将再次陷入僵局。
恒汇证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